“海洋科學前沿與實踐論壇”系列報告之234-235講
講座地點:寧波大學梅山校區海洋學院科研南樓409
講座時間:2021-01-08 13:00至17:00
報告內容一
報告題目:營養代謝與免疫抗逆的聯接點-線粒體β-氧化系統:從哺乳動物到魚類
報告人:杜震宇(教授)
工作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報告簡介:
線粒體β-氧化系統是細胞產生能量的重要代謝反應之一,但是其在免疫和抗逆過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華東師大杜震宇團隊多年來一直從事線粒體β-氧化系統的代謝功能與細胞調控研究,本報告將通過展示從哺乳動物到魚類的實驗證據,闡明線粒體β-氧化系統是細胞代謝與免疫抗逆的重要聯結點。
個人簡介:
于2005年分別獲得中國中山大學水生生物學和法國勃艮第大學營養生理學雙博士學位,之后在法國勃艮第大學脂類營養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2012年就職于挪威國家營養和海洋食品研究所 (NIFES),任Senior Scientist/PI。2012年全職受聘于華東師范大學,任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13-2017年任生物學系主任,并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高層次特聘專家和上海市青年優秀學術帶頭人。目前主要承擔水產動物營養代謝生理和水產品安全生物學方向的科研和教學,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和上海市精品課程負責人。至今已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逾百篇,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等多項國家項目?,F兼任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動物學會副秘書長等職。擔任《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與《Aquaculture Nutrition》副主編,以及《Reviews in Aquaculture》和《水產學報》編委。2015年獲得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青年科技獎,2017年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年獲得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2020年獲得首屆林浩然動物科技杰出青年獎。
?
報告內容二
報告題目:淺談魚類脂肪酸: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報告人:徐后國(研究員)
工作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報告簡介:
魚類是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最重要來源,然而,魚類機體脂肪酸沉積具有高度可塑性。對養殖魚類來說,“魚體脂肪酸組成大體反映了飼料脂肪酸組成”已成領域內概略性的共識,但是,更真實和精確的“飼料-魚體”脂肪酸關系并沒有得到過細致地闡述,本報告將通過數據庫構建和定量化分析等手段詳細闡述脂肪酸從飼料到魚體的流轉關系。
個人簡介:
2013年博士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博士期間,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別赴美國密蘇里大學及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西北漁業科學中心作短期訪問學者?,F任上海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院校研究生導師。入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計劃”及“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蘇省“雙創人才”。 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具體研究方向為魚類脂肪酸營養生理及脂質代謝調控。迄今為止,在該領域共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3篇(其中1篇ESI熱點論文,1篇SCI雜志封面論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達15.083)?,F為《Reviews in Aquaculture》、《Aquaculture》、《Food Chemistry》、《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等20余本SCI期刊審稿專家。